音乐剧场《霸王》

本作品的创作围绕中国乐器之代表琵琶,其传世名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为核心,参考西楚霸王项羽的部分史实记载为创作背景,用音乐来刻画人物形象,用音乐来展现这位中国古典英雄人物的内心。区别于影视、戏曲作品,音乐作品不侧重还原故事,而是试图走进霸王一生浮沉的赤子之心和凡俗七情这种不可见却直指人心的情感,中西融通又鉴古望今。 俞冰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月之源乐团创始人、艺术总监。出生于音乐世家,六岁习琴,师从何树凤、何树英、董亚、张祖培、周丽娟,相继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1998 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当年即通过拉幕考,成为琵琶声部首席。演奏功底扎实,情感丰富,个人风格极富感染力。先后获得过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最高奖优秀表演奖、天华杯全国青年琵琶比赛二等奖、日本2005年度金唱片奖等。近年来勇于尝试跨界合作,推广琵琶技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先后合作过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汪明荃、叶小刚、扎西拉姆多多等人,曾受邀参演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法国巡演、中法文化年系列演出、日本爱知县世博会、拉美音乐节巡演、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以及澳门回归五周年大型演出等,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音乐 2017

跨媒介音乐会《无名之镜》

引五《无名之镜》的创作方向:对传统音乐淬炼的同时,赋予新的精神,并与当代语境对话。透过电子音乐与中国笛的表现形式,加上新媒体视觉影像的舞台创作,提出一个新的听觉体验,同时表现出这一代人对于当代处境的感知。中国笛极具人文色彩的表现层次与弦乐声部的交叠,与电子合成声音共同构筑出一场新的听觉与视觉的表现体验。现场矩阵排列的镜片犹如置于旧世纪剧场的木地板,变成异世界存留的遗物,随时等待被唤醒。此时,不同的镜片指引着声音的时空裂痕,随着笛声的演变,开始出现扭转现实与虚拟的颜色和影像,如时间的记忆碎片,所有的元素都焕发出有机的音律、视觉,开启异空间的大门,自然矩阵也寻声而至。引五是一个实验场,更是一个聚集有共同理想者(引五人)的平台,尝试探寻当代社会人的情感状态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可能性。 引五 缘起 2011 年冬。以创新中国音乐并挖掘当代东方音乐的可能性为其精神,引五是一个实验室,也是一个聚集有共同理想者(引五人)的平台。声音元素包括中国笛与电子乐,以实时处理的方式,将跨越千年的不同声音深度融合,试图表达人与自然所应有的相处之道,以及探寻当代社会中人的情感状态与理想净土。以东方音乐为核心,将中国哲学和未来主义、东方古典乐器和电子乐融合在一起,用抽象的手法描绘出声音的空间感、色彩和意境。引乐曲题材之一。有序奏之意坐境中,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五也。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引五的聚集,是用音乐探索生命另一端的新自由,更是一项勇敢的新运动。

音乐 2017

新音乐戏剧《饥饿艺术家》

新音乐戏剧《饥饿艺术家》的剧本改编于德国小说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der Hungerknstler》,以饥饿艺术家为主要视角,将原著小说分化为五个场景,刻画了一个表演饥饿艺术,即关在笼子里绝食的艺术家的形象。本剧的主要角色由一名戏剧演员担任,乐团编制为长笛、大提琴、萨克斯、打击乐和钢琴,乐手在演奏过程中同时兼有角色表演。相较于音乐戏剧,新音乐戏剧更着重于舞台上声音与表演的搭配,音乐在作品中的作用也不仅仅是烘托气氛的,而是贯穿于舞台上的各个因素。因此作曲家除了负责作品的声音部分之外,还对整个作品的构思和效果进行着把控。本剧另一特色是多媒体预设视频和实时录影与舞台戏剧表演、音乐演奏的紧密结合,追求呈现给观众多层次感的立体的舞台意境。 宋杨 蒙古族,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在读博士,导师贾国平教授。2015年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奖学金支持在德国汉堡音乐学院和德国科隆音乐学院以联合培养博士身份学习,分别师从Elmar Lampson教授和Johannes Schöllhorn教授。2012年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硕士学位,师从郭伟国教授。其创作领域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电子音乐、舞剧音乐等。曾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并通过结项验收,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2018 Focus Festival作品委约,作品曾在德国Vareler Kompositionspreis 2017、第二届新加坡华乐室内乐作曲比赛、第二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第五届百川奖作曲比赛、第七届炎黄杯作曲比赛,等比赛中获奖。作品曾入选2016年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国际学生作品音乐会、2015北京现代音乐节、第五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2014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等活动并获得演出。作曲技术理论文章曾入选2014年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2013年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论坛,等活动。

音乐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