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室内乐《死亡与少女》  

作品脱胎于 2004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同名戏剧集,原著以六位女性为主角,借助或童话式的、或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展开对生命及命运的探索。相对于耶利内克排列式的探索,蒙柯卓兰的室内乐作品更偏向于个体的表达,把视线集中在“人”这个个体上,戏剧中的六位女性成为音乐中“人”的七情六欲的体现,六欲即:见、听、香、味、触、意。通过这六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特质的表现,来达到对于生命的更加细密生动的体验。

音乐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呼吸

第二乐章——跳动

第三乐章——重生

 

蒙柯卓兰 

蒙古族作曲家。自幼学习古典音乐,曾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大学攻读作曲专业,师从唐建平先生。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作曲大师平义久先生和艾迪斯·勒瑞女士,取得“高级作曲家文凭”。蒙柯卓兰曾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舒曼音乐学院、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798“北京立方”艺术空间、“藏酷”艺术空间等地举行室内乐音乐会;并曾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德国举办的德国之夜演出,在上海举办的艺术双年展中演出室内乐作品《曾经》。她曾出版个人当代室内乐作品专辑《哑语》和《秘戏图》;监制原生态与电子乐专辑《黄祸》;2010-2012年担任朱哲琴最新音乐专辑及《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国内巡回演出作曲以及编曲。此外,蒙柯卓兰在电影音乐与戏剧音乐领域亦比较活跃,曾为乌尔善导演的电影《画皮2》插曲作曲;为《刀见笑》担任音乐监制及作曲;为孟京辉导演的先锋话剧《爱比死更冷酷》担任联合作曲。作为即兴音乐演奏家,她曾与“北京自由即兴联盟”及其他中外音乐家们合作,进行诸多富于实验性的现场即兴演出。